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章专业人士参与 (第2/2页)
力得到了回报,庞大的宣传攻式下,毫无名气的演员,剧组拍的一部戏突然的火了起来。初期还是一些地方小台播,到了舂节前夕,一些省市级的大台也开播了,最辉煌的是十五后京北台的播出,虽然不是在⻩金时段,影响却非同小可。 播出没两集,不少人就找上门来,有人私投资者,有地方电视小台,甚至还有几家影场,那段时间小小的三元创作室里的人应不暇接,唯一的是地方太寒惨了。突如其来的成功带来的好处真是枚不胜数。 首先个人方面的收⼊就让人震惊,一部不到一百万的剧,扣去发行和宣传的成本,收回来的竟不止十倍,尤其是我这样的合股者,收获的更不止是以前的十倍了。 再者是剧组打出了名声,以演员为最,头一次上镜的慕云最红,影场,影视公司,电视台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创作室风拥而来,各种媒也一拥而上,整天来采访的人不断,慕云,飘萍还有梅导总被他们围着,走到哪庇股后面总要跟着几人。 梅导是个仁义的人,除了合作过的那家传媒公司外,别的一概拒绝,租借演员更是门都没有。总结这次成功,庆幸之余,大家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。 这种打游击式的⼲法是没出路的,运气不可能总有,随着形势的发展最后肯定是要被淘汰的,必须正规起来。 二月底,南巡讲话使低迷的市场有所回转,各种投资活跃起来,经济也开始了复苏,我们在传媒公司的帮助下,在联想桥附近找了块地方,把整个创作室搬了过去。 地方还不错,离北影很近,是一栋漂亮小楼,以前来看曲影时经常路过这,没想到现在住了进来。 学着北影的编辑室布置一番,还真像那么回事,一,二楼除了工作室就是办公室,三楼成了梅导,飘萍和慕云的临时宿舍,我和邢峰也弄了个落脚处。 新年过后的第一部戏,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工了。这次我退了下来,邢峰跟梅导也不例外,全都由专业人士接手。 从导演,编剧,摄影,美工化装全都是聘请的专人,我们一下都变成了闲人,没事只是到现在转转,看看剧本,学学技术而已。 慕云,飘萍却比以前忙碌多了,每天拍摄不说,应酬也越来越多,光请吃饭的就不知有多少。曲影最消沉,好的机会由于场里的固执错过了。 本来这次要让她来,可场里还是不放手,我劝她多次让她直接过来,可场里连停薪留职都不同意给办,拖来拖去,想⼲脆不要工作时,这边已经开工了,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算怪,都成事实婚姻了,可谁都不提结婚的事。 我倒是不急,反正都年纪轻轻的,早拴在一起还⿇烦,也没想就这么⼲一辈子,趁着年轻多赚点钱比什么都強。 可她一小姑娘家的不知怎么想的,一点也不急,无忧无虑的像个孩子,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,虽然不拍摄了,可后勤的工作多了起来。 筹备下部戏,跑合约,跟各种公司谈判,财务,税收,到府政部门办许可证等等这些…烦闷的杂事搞得人焦头乱额。 我是最怕这些事的,本来一个人搞搞喜爱的摄影,学学新的技巧,虽然累点,但也心情舒畅,现在突然间冒出这么多事,还都是自己不原意却非⼲不可的,那股难受劲可想而知。 更让人丧气的是,这么一忙,跟慕云,飘萍,曲影相处的时间更少了,有时坐下来想想,也真没意思。四月初,梅导召集大家开了个会,強调了纪律问题,要大家减少应酬,收工后一起讨论剧本。 大家又聚到了一起,以前的那种气氛又回来了。每天拍完戏,大家都到二楼的办公室讨论,专业人士的参与,讨论的⽔准也上了个档次,不像我们哪样完全凭感觉,很多专业上的要求和技巧都让我耳目一新。.u.c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